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喻丰:有限自由的道德能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6-07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用浅显的模仿和自我强化凸显了人之为人的能动。能动具有预见、自我反思以及自我反应的特征。自我反思以自我效能为代表,而自我反应则表现于自我调节行为,以道德推脱作为代表。道德推脱类似紧张降低的认知失调原理,但其实是一种对于自我惩罚紧张系统的预见性逃离,它反映了一种有限自由的道德能动。

关键词道德推脱;能动;道德能动;自我调节;

作者简介:喻丰,澳门37000Cm威尼斯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道德心理学(包括实验伦理学、商业伦理学、政治心理学)、科技心理学(尤其是人工智能社会心理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主要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大数据社会文化分析)、积极心理学(特别是创新与审美等细微情境研究、积极教育实践与应用)

文章来源:《心理研究》2022,15(02)


1 能动作为人之为人的凸显

人和动物有何区别?心理学理论不一,而心智知觉理论(mind perception theory)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心智知觉的两个维度,即所谓能动(agency)和体验(experience)。能动,即有自我控制、道德、记忆、情绪再认、计划、交流和思考的能力;而体验,即有饥饿、害怕、愉悦、愤怒、欲求、人格、意识、骄傲、尴尬和喜悦的能力。这是自下而上的实证解答。而在班杜拉看来,能动则是人之主动人心,它不一定是这些维度内涵,但一定是在表达人对于选择、对于自由意志的发挥、对于主动人心的选择。

这一点从班杜拉为人熟知的观察学习理论中可见一斑。简单来说,观察学习其实就是模仿,就是榜样的力量。如果不去思考,那么这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很明显,但是它很重要,因为它来自于替代强化的感觉。总结经验教训就是观察学习,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为了说明这件简单的事情,班杜拉去做了个简单的实验。他把随机挑选的一群儿童分成两组,分别进入两间房屋,屋内都放着一台电视和一个娃娃。一个房间里的电视上播放一名成年人粗暴地捶打玩具之后得到了很多糖,而另一个房间的电视上播放一名成年人没有对玩具实施攻击,之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结果,与后一组孩子相比,前一组孩子明显表现出了更多的对娃娃的攻击性行为。看到别人的事情会对自己的行为发生概率产生变化,这是替代强化。通俗地说就是,人们更可能模仿那些曾使别人得到奖赏的行为,而更不可能模仿那些曾给别人带来伤害和惩罚的行为。

斯金纳不会这样想,因为他从来没有再放一只小白鼠看着这个小白鼠按压杠杆。这是人才有的高级功能。为什么动物,就连最像人的猩猩都离人很远?那多半是因为他们没文化,人有文化。观察学习是文化进化和习得的主要机制,通过它人类能够将那些有效指导行为的文化特质进行良好传递。这些文化特质亦即我们所说的那些群体所特有的价值、知识、体验、思想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等。这些文化特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驱动了种族之成功的,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在现代,也不管是在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通过观察学习,人类可以向他人习得自己原先并没有的知识与能力,向外部而非自己来获取新的知识,习得他人已然获取的经验,这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当然,观察学习也就是模仿,其实猩猩也能模仿,但是只有人能够高精度地还原另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杜拉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观察学习,人类历史无法演进,人类知识无法积累,人类文化无法形成。

社会学习理论完好地解决了行为主义不把人当人的问题,从直接强化到替代强化,这里其实只是抛弃了动物作为一种完全不“能动”的接受者,被动接受被施加刺激时的窘迫境地。而人作为人,在观察学习中是因为人有高模仿能力。小孩子没这种能力,所以社会学习的发展及其决定因素要从儿童早期的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开始。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即时模仿。随着儿童的经验符号化和把经验转换成运动形态等技能的发展,儿童增强了对复杂行为模式进行延迟模仿的能力。高模仿能力来源于人有高符号表征能力,人能在脑中把具体的变成抽象的,又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能在脑中将具体的视听信息表征出来,进行心理模拟(mental simulation),动物做不到,这就涉及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当然,普通人肯定会提出疑问,即认为替代经验是没有用的,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代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不参与的认知世界是狭隘的,因为身体不仅是主体,也是对象,也是媒介。人当然还是受制于环境的,也受制于直接经验。班杜拉其实并非不说直接经验,他将之称为亲历学习。只不过是,亲历学习中的人并非只是个客体,而是个有思考的人,亲历学习的结果不只是导致行为发生频率的变化,还会导致这个人如何思考这个行为、是否继续这个行为以及认为自己是否能够掌握这种行为。认为自己是否能够掌握这种行为,即自我效能。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个体知觉到的自己对某种领域特异性行为能够成功或者能够达到某种结果的信念。用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话来说,即:“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同样能力的人,有不同的自我看法,那么他们行为的结果就会不同。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不同,就能产生行为的不同结果,那么我是不是能够改变自己对自己看法?是的,我们甚至可以随时根据行为来调整自己的看法,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随时改变自己的行为,此即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自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甚至人为了提高自己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还可以什么都不要,自己奖励自己,这就是班杜拉的另一种强化模式—自我强化。比如,你为了让自己更多地复习,你自己心里暗暗发誓,如果你考到了满分,你就奖励自己一根冰棍。这种自己施加的奖励也能使我们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它很了不起,连他人都不用了,自己就完成了这件事情。它标志着班杜拉对人的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意志的强调。

行为主义把人当人吗?不当,因为在行为主义那里,人只是被动的环境刺激接受者而已。精神分析把人当人吗?不当,因为在精神分析那里理性不起作用,是你根本意识不到的无意识在起作用。但是在班杜拉这里,他的自我效能、自我强化和对自我能动性的强调甚至让他有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感觉。我这里说的人本主义不是心理学史上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文主义,而更像是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感觉,把人当人,把个体作为强调的主体,人不再压抑在什么之下,个体自己就由自己定义,没有什么社会组织群体中的人,他们不过是人的集合,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有能动性,人有自主性,人有自由意志,也能为自己负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班杜拉又一次在行为主义中将人之为人的感觉凸显了出来。


2 自我调节作为能动的特征

虽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学习和自我强化等机制将人类能动性凸显了出来,但是这并非是班杜拉能动观点的理论表达。在班杜拉的能动理论中,能动有三种特点,即预见(forethought)、自我反应(self-reactiveness)以及自我反思(self-reflectiveness)。预见非常容易理解,即某种前瞻性思维,这与塞利格曼对于传统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式心理学是过去心理学的批判相类似。预见是一种前瞻性思维,更靠近人类的目标、期望等朝向未来的感觉。这种类似观点不仅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的知识建构体系,即认为心理影响都存在一套导致其发生的先决条件,记忆中储存已有知识建构发生的表征,它决定人类认知和行为。但实际上,期望价值理论抑或是目标导向理论都表明了朝向未来的人类主动预见是有效的。

班杜拉的自我反思则更多在元认知功能意义上,即自我效能。某种程度上,自我效能是一种领域特异性认知,一个人可能对写文章、讲课有自我效能,但是对唱歌、跳舞却没有自我效能,它是对应某种特定行为的。不少研究将其当作一种非领域特异性信念来对待,仔细看这些量表,其实测量的不是自我效能,而就是世俗意义上的“自信”。也许研究者发现了这一点,改之为“一般自我效能”,但这则失去了班杜拉对于特定事件进行元认知的感觉。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有自我效能,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件事情能够完成,当一个人觉得这件事情能够完成时,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完成得很好。自我效能来源于人的实际经验或者替代经验抑或是更多类似说服等元素的集合,但是它表明,一个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产生影响,因为人会相信自己的行动能产生预期效果。

自我反应则处于预见与自我反思之间,它是一种根据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方式。自我反思更为趋近,而自我反应则更为回避。某种意义上,其他理论的所谓自我调节,也是在班杜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如反馈回路的自我调节观,它认为一个反馈回路包括四个部分:输入功能、参照价值、比较器、输出功能。输入功能是对当前行为及其影响的知觉,它是指你正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有什么影响,它将感受器所接收的信息带入系统中。参照价值是另一部分信息,即目标或者标准。比较器是将输入与参照价值这两部分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你所做的事情和你的意图相符,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差异,你就可以继续做这件事;如果比较器探查出两部分信息有差异,那么行为就将改变,亦即输出功能改变。行为都是目的性的,目标可以是动力性的,自我调节是持续不断且无时不在的。在这一理论中,所有行为都包含着要向参照价值确认的过程,而行为则是指向目标的有意过程。生活是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形成目标和意图,调整行为以匹配目标,以及用对反馈的知觉来了解我们的所为是不是我们所愿。个体的参照价值,如标准,是指我们可能达到以及想要达到的状态,这些标准具有动力性。比如,自我概念里的可能自我及自我导向,它们作为目标都是具有动力性质的自我概念。当一个反馈回路运行完,它的输出功能所带来的行为又使个体产生新的知觉,这便形成了下一个反馈,它又重新与参照价值进行比较,如此反复进行下去。因此自我调节过程便会持续不断地进行,永不停息。这种自我调节理论明显受到班杜拉能动观的影响,是在标准下进行不断调整。但是班杜拉的理论则更进一步,它将自我调节放入了人类的道德生活中。


3 道德推脱作为自我调节的代表

在人类自我调节的背景下,道德规范并非是内化于心而一成不变去指导任何行为的,这是一种动态过程。人类总是倾向于去做提高自尊的行为而逃脱自我审判。于是,当行为和道德规范发生冲突,亦即当人们做出世俗意义上错误之事时,他们都倾向于将规范与行为相脱离。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分为八种不同的过程,以打人为例举例来说明此事。(1)道德辩护:“我打他是因为他就不是个好人”;(2)有利比较:“我是打他,前天你还说要打死他呢”;(3)委婉标签:“我这不是打他,我这是战略性打击”;(4)责任转移:“我打他,你也没拉着我啊”;(5)责任分散:“又不是我一个人打他”;(6)忽视或扭曲结果:“你看他被打了根本没事,乐得很”;(7)非人性化:“他皮糙肉厚,怕什么”;(8)责备归因:“他平常就喜欢干坏事”。

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来说,道德推脱并非很优美的道德心理学理论,因为其视角庞杂,而过程杂糅。其在本身的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被采用不多,但在管理学中则应用颇多。最近元分析表明:道德推脱与暗黑三人格和心理赋权正相关;其前因变量包括个体差异层面与道德相对主义正相关,与道德认同、谦逊、尽责性、特质共情、特质羞愧、特质内疚以及理想主义负相关;在情境层面上与伦理领导和组织公正负相关,与辱虐管理和组织政治正相关;它会导致更多的离职倾向、更少的任务表现、更少的内疚、更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更多的工作场所犯错以及更少的组织公民行为。

按班杜拉的说法,道德推脱有行为、结果、受害人和能动四个关注点。在其能动的关注点上,行为主体主要是在分散和推卸责任。在其归因理论中只强调可控性的作用,且认为因果性只是道德责任归因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单纯因果链条不能进行责任归因,只有在原因可控的情况下,主体才需负道德责任。这条原则从侧面说明自由意志、能动感在道德责任归因中的作用。的责任归因路径是最近较有影响力的模型。该模型描述的责任归因过程并非元素,而是顺序为之的固定过程。首先是对违规事件的发现,与积极或中性事件相比,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往往更加敏锐,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道德直觉。其次要考虑的是主体的因果性,如果主体与消极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性,那么责备自然也不成立。在确立了因果性之后,就进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流环节,即考察主体的意向性。在有意路径中需要考虑主体的理由,即主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以此来确定责备程度的轻重。如果是反社会、自私、报仇、进一步违规(如偷钱去吸毒)等负面动机,那么责备将会加重;但如果是好心办坏事或者正当防卫等正面动机,则会减轻责备的程度。在无意路径中要考虑的则是主体的义务和能力,即主体是否有阻止消极结果出现的义务和能力,这两者的有或无都会对最终的责备程度造成影响。这些所谓的自主性、自由意志、意向性实际上都是班杜拉所谓的能动。


4 紧张系统作为道德推脱的逻辑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原则遵从简单的紧张降低原理。假设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套紧张系统(tension systems),紧张的心理状态人都不喜欢,都想要摆脱,于是便会做出各种行为来摆脱这种状态。你抽烟,但你知道抽烟有害健康,这样你心里便产生了紧张。摆脱这种紧张状态,你要么戒烟,要么无视健康,要么觉得及时行乐比健康重要多了。这就是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是最为精巧的紧张降低理论。生活中这样一步步失调的人太多,每天我们都在摆脱自己心理的紧张状态。不只认知失调,弗洛伊德的力比多也是一种典型的紧张降低的理论,人的欲望如洪水猛兽,决堤意味着紧张降低。本我与超我的永恒争斗,自我的调节成为紧张降低的源泉。甚至整个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完完全全紧张降低的方式模板。有趣的是,忍辱负重的中国人理论上比较能够理解紧张状态,因为我们并不把紧张当做紧张,辩证的我们没那么多失调。心理紧张我们也不能说,心里苦我也要笑着说完。美国文化是更加崇尚个体的,那势必强调个体的能动、自由、意志。紧张降低的心理学是被动的心理学,也与能动的美国文化并不一致。按道理说,类似自主这样的动机理论才会是在美国稳定发展中的社会心理学更容易接受的。

反观道德推脱理论,实际上,它非常类似一种紧张降低理论。因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与道德信念之间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导致失调,为了减少这种失调,人们开始主动调整自己的认知,导致道德推脱。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推脱理论也可以近似看作一种认知失调或者自我合理化机制的特异化理论。不过认知失调理论是被动形态的理论,而道德推脱则强调道德能动作为一种主动的调节机制的存在。从主动-被动的意义上说,认知失调是因为紧张后被动降低紧张状态,而道德推脱则更像主动避免遭受到紧张状态而提前为自己寻找到避免遭受自我惩罚的理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班杜拉的道德推脱理论更加预设了一个期望的紧张状态于其中,并将之作为逃避的目标,而非是在已然遭受了紧张状态之后的逃离。

如果人受制于紧张状态,不断因为紧张状态的降低而行为,则人并不自由。而如果人可以预见到紧张状态,那么人则可能自由地选择如何避免。那么班杜拉的能动代表着完全的自由吗?我想不一定,因为人毕竟还在环境中,班杜拉是强调人,但是他也不放弃环境。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论图显得十分简单,就是人、环境、行为三者的一个相互箭头的三角形。勒温曾经写过一个简单的函数叫B=f(P,E),也就是说,行为由人和情境共同作用,之后不少人在其中加上了人和情境的交互作用。这也很浅显,但是在勒温这里行为与人和情境的关系是单一的,而在班杜拉这里,三者是互相影响的。人和行为能互相影响,说明人情人欲,人的期望、信念、动机、目标会影响行为,而行为带来的反馈又能反过来影响理性和情感。这样一来,人的认知因素就被显现,而能动的自我调节感觉也出现了。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说明,不仅行为受到环境影响,行为也会改变外在的环境而去适应人。这将行为主义中一成不变和至高无上的环境感削弱了。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就不说了,环境塑造人,人也改造、适应、选择环境。这个三元交互作用论看似简单,但是班杜拉通过它也表达给我们一种深刻的想法,人需要自由。他强调自由,强调人的能动性,但是人可能永远也只能获得有限度的自由,因为班杜拉始终没有忘记环境的作用。我们每个人始终都在限制和自由中挣扎、行动。有时候我们会极端,要寻求最大化的自由、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有时候我们又想躺平,在醉生梦死中享受环境对自己的无限制约,还用强大的系统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班杜拉在理性中描绘了人类心理的基本张力,他告诉我们,人既不是工具也不是动物,人既不能是浪子也不应是囚徒,人就是在环境张力中的有限能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