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发: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4-27
【摘 要】原创在狭义上指原始创新,而在广义上指自主创新,它是批判与继承、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内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分别满足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实践需要;坚持以实践为中心、坚持民族主体性与坚持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经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原创性的理论,其重大意义在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逐步形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世界,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开创。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
作者简介:赵士发,澳门37000Cm威尼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哲学。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阅读导引
一、原创性的实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内容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经验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意义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道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开拓出了一条改革开放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理论成就,突破了西方一元现代性的理论构架。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确立起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从理论上认真回顾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性贡献的内容、经验与意义,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原创性的实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有没有原创性,是一个国内外学术界争议较大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界总有人否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原创性,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不过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延续和翻版,没有什么原创性;也有学者甚至从根本上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本身,认为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属于东西方两种异质性的文化传统,不可能实现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假问题。还有一些学者宁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也拒绝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他们认为,如果勉强化之,就会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学化,最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为乌有。这些从不同侧面否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原创性贡献的说法,都没有科学理解原创性的含义,也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成果的实质与地位。
究竟如何看待原创性,特别是理论的原创性,这首先要厘清“原创”一词的含义。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原创的“原”指“最初的、开始的”与“没加工的”意思;《辞源》中“原创”一词被解释为“最早创作”或“首创”。这种理解只是一种狭义的原创概念。它在思维方式上仍然体现的是一种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即从终极源头上去理解原创的含义。这就意味着,只有原始与最早的创造才是原创。于是,人们总是从发生学意义上去开始一项研究,即考证概念范畴的源头。当然,这种考证有时是必要的,但过度偏重它,结果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沼。而且,仅以最早和原始为标准去看待原创,把一切都还原到最初的起点,除了原始创造是具有原创性的以外,其他都是非原创性的,这既不符合事实,也是不利于学术和理论的发展的。只要看看教条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就不难理解这点。
笔者认为,在狭义地理解原创概念的基础上,还应当提出一种新的广义的原创概念。这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加以理解,即从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向现代实践观的思维方式。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维方式来看,原创来自实践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是对实践矛盾的创造性解决,因此,广义的原创即自主创新。也就是说,对“原创”的“原”要作辩证地理解,它不是终极意义的原点,而是实践论意义的起点。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终点同时又是下一发展阶段的起点,实践总是与时俱进并指向未来的,是具有主体性的创新过程。从根本上说,认识或理论的原创性来自实践的原创性。由于实践是具有主体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实践的主体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决定了实践提出的问题往往是独特的,这就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独特的方法和理论加以解决,形成独特的理论问题。主体在解决独特实践和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运用新的方法,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原创性成果。此外,实践不仅是理论原创性的基础,而且是它的检验标准。理论是否具有原创性,最终要看它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成功解决了主体面临的实践问题。
理论的原创性具有多方面与多层次的内容表现和鲜明特点。一是表现在原始创新与首次创造,即开创全新的理论,这种原创性即狭义的原创性。二是表现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即根据实践需要,将某种理论与自身的实际有机结合,创造出新的理论形态,这也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原创过程。三是表现在化知识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实践上,即将理论根据实践需要转变为新的发展理念、方法论与智慧,进而指导实践,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进而根据实践反馈不断完善并创新理论,这同样是一个理论的原创过程。四是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原创性的思维方式意味着独立性与主体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践的特殊矛盾和问题以相应思维方式加以把握和解决。可见,原创意味着排除了简单地复制、抄袭与编排,摆脱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立足于主体自身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也就是自主创新。原创的特点在于主体性和创新性,所谓主体性,即独立地从自己的原则立场出发,能动地提出并解决实践和理论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论。所谓创新性,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可能到现实、由偶然到必然、由理念到方法、从方法到智慧、从智慧到实践的发展和创造,即推陈出新。
综上所述,从广义上说,原创既不是抄袭、复制或模仿,也不是简单加工,如改编、移译、整理或注释,而是主体性的独立创造与原初创新,也就是自主创新。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来,对于学术理论和精神作品而言,原创性是作品赖以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从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真正能够满足人类无限丰富多样的精神需要,并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产品,还是那些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因此,衡量精神产品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原创性。广义的原创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意味着差异性、多元性与创新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原创性也不是毫无根据或没有任何前提的标新立异,而是具有前提基础和实质内容的创新。如果用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中讲理的两种方式即“照着讲”与“接着讲”来说,原创性意味着“接着讲”,即在前人的基础上讲下去,讲人所未讲,发人所未发。一种理论的原创性可以从如下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进行辩证理解:
首先,理论的原创性体现在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说,一种理论的原创性并不意味着理论是没有任何前提和基础的凭空创造。从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积累与理论思维准备,通过闭门造车与凭空捏造,就提出一种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是不可能的。相反,已有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批判、继承与创新实现的。理论创新过程本身是一个扬弃与创造的过程。一方面,要在继承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新的理论;另一方面,要对以往的理论进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革故鼎新,创立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优秀哲学传统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的发展,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首次创立了包括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有机统一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原创性是无法否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也是这样一个实现理论原创的过程: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又绝不是简单地复制与抄袭;另一方面,它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在形式上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话,而且在内容上紧紧围绕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问题展开,功能上反映和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价值,成为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值得注意的是,有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中国人的首次创造去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因为这些人没有看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首次创造和原始创新。因此,从广义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原创性是不容否认的。
其次,理论的原创性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说,理论的原创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形式上。在内容方面,理论的原创性体现在有了新的观点与立场、新的理论基础与范式、新的概念与原理、新的材料和体系以及发现了新的规律等方面。在形式上,理论的原创性体现在新的语言表达、新的文体形式、新的逻辑结构、新的气派与新的风格方面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在以上这些方面都体现了高度的原创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个性在于它植根于中国实际,提出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独立自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新的概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最终形成了毛泽东哲学、邓小平哲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它们在形式上也是独特的,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文体形式和逻辑结构,体现了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最后,理论的原创性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事实上,人们创造一种理论总是有其目的的,即使人们只是为了理论而理论,最后都必然会指向实践。这是因为一切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任何理论的原创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以对新的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的关注和回应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来看,实践是理论原创性的根基,脱离了实践的所谓原创性理论,是没有意义的。任何理论的原创性价值,最终都只能直接或间接地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全新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性的基石。正如毛泽东曾经反复强调的:“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一根据中国实践与中国问题的创新,不是照抄照搬或简单模仿,而是一个联系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整体的理论原创过程,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的,不仅说中国话,而且解决中国问题,满足和适应中国实践的发展需要,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具有原创性的理论。
由上可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是一个理论原创的过程,它不仅体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而且体现在从整体上创立了满足中国实践需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一般的理论创新,而是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理论创造。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内容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发挥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体性,坚持反对教条主义,坚决否定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抽象历史哲学的错误,在理论上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贡献,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与时俱进地满足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实践需要,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它包括毛泽东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等不同形态。因为它们解决了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形成了新的经验和方法,进而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具有了新的内容;又因为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新形式。从总体上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新的实践哲学,它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使之成为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发展,在基本范畴、基本观点与话语体系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实践性特色,续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篇章,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中国从兴盛沦为了落后挨打的、充满危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着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但向何处去即如何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在经过多次探索失败之后,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向。正是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毛泽东写就了一系列哲学论著,如《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解决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独特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毛泽东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发展转化为一种十分高超的实践智慧,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从哲学上对“实践”“矛盾”“阶级”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改造,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二,在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与价值观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如主观能动性概念、实事求是的思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思想、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人类解放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等;第三,他从哲学上将科学层面的合规律性与价值层面的合目的性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实事求是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机统一,并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表达出来,真正实现了“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第四,他从理论上明确提出并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内涵,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极其重要的学术传统;第五,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实现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的伟大飞跃,等等。总的看来,这些新概念、新观点、新话语、新传统、新飞跃,无疑都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哲学上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哲学的原创性内容主要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及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的哲学智慧上:第一,邓小平支持并引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突破“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束缚,恢复实事求是的认识论路线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实践哲学;第二,他立足于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分析,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多元现代性的原创性理论,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他从辩证法层面对改革与开放、计划与市场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计划与市场相辅相成、“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创性方法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张党要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人民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与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张“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发展观,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与如何发展的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观念的进步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从不同的层面与维度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代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实际,正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是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形态,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又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智慧,还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换,中华民族正从站起来、富起来时代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人民经过艰辛努力,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上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它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但应看到,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内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比较突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依然推行霸权主义,在政治、贸易与科技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极力围堵和打压。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做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他强调了劳动的创造性及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四个伟大斗争”的实践统揽思想,体现了高超的哲学智慧。他不仅联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实际丰富了实践的内涵与形式,而且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论,将它具体化为多种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历史思维、互联网思维等。值得特别重视的是,他非常强调独立自主,强调自主创新、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与制度规锁,强调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等等,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实践主体性与辩证法内在矛盾的作用,是立足中国实际的思想原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当代发展与创新。
第二,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全球化的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关于历史发展具有整体性与主体性的思想。一方面,他强调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科学把握规律性的认识,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另一方面,他十分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类共同价值的构建,不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而且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中国与世界统一起来,强调中国的世界责任与担当,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各种“中国威胁论”,摆脱了“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使中国重新占据了历史和道义的双重制高点。
第三,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与话语权的确立。他敏锐地指出,中国在解决挨打问题与挨饿问题后,还面临着一个挨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强调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规律的研究。他积极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他认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他强调把文化自信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面临的挨骂问题指明了方向。经过十八大以来的努力,中国共产党迅速扭转了被动挨骂的局面,在国际上许多领域都有了自己一定的话语权。当然,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全面掌握话语主动权,中国面临的意识形态斗争与夺取话语权的斗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第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的有机统一,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和观点,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梦”“世界梦”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与基本方案的构想,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也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当然,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内容上系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性发展,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使唯物史观在整体逻辑上从西方社会实践扩展到东方社会实践,从而得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实践智慧,进而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独特经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规律。可以肯定,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也将得到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以实践为中心、坚持发挥中华民族主体性、坚持反对教条主义,走出了一条具有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实践道路,创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以下三条基本经验。
首先,坚持以实践为中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原创性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的和动力源自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并通过实践才得以实现,其成功与否最终只有用实践标准进行检验。中国共产党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南,整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要素,不断解决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把实践中获得的独特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创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这一基本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最后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上升。中华民族为了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获取经验与教训,同时根据这些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性的根基。也就是说,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实践为根本环节,这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循环递进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纯粹理论推演过程。没有经过实践环节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功与否,需要看以之指导的实践是否成功。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原创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败的标准。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疑是一条成功的道路。虽然其间也有挫折与失败,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满足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需要。诚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特性”的本质联系并非外在强加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中,逐渐生成、发展、巩固起来的。其本质联系的建立正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也在实践之中被巩固。正如邓小平所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那么,“问题的答案”应该到哪里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已经指明了方向,即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特性”二者“有机地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无一不是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并吸收了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果。这就是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成功的。
其次,坚持发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原创性不可或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原创性是理论创新的最高价值,但它是以主体性为基础的。原创性意味着给人类的知识增添新的内容。正是通过原创性的理论创新,人类的知识才得以不断增长,人类主体性也才得以发挥。具体而言,原创性意味着在研究对象上提出新问题、开辟新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创造新方法、探寻新工具与新途径;在研究内容上提供新材料、进行新论证、得出新结论;在研究结果上揭示新规律、产生新理论;在表达形式上提供新话语、创造新形态。而这一切原创性的东西,都是以主体性为前提的,没有主体性的发挥,就不会有原创性的存在。选择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在解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过程中,通过比较古今中西的各种理论,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中华民族将它理解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和立场,而不是只供照抄照搬的具体方案与死板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坚持发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思维的自觉之中,也体现在实践活动的自主自由之中。主体性是自觉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自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检验和提炼新理论的前提。近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曾受到了巨大损害。正是由于主动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才得以再度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它从根本上激活了中华民族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一开始就深入实际,在不断的挫折和磨难中逐步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道路,并将中华民族的解放与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目标。这就是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民族主体性得以实现并有了保障。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新征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领导中国人民行稳致远地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民族主体性的坚持和发挥。
最后,坚持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创性的保障。教条主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劲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在于解答“是什么”,而方法论则在于回答“怎么办”,二者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需要发挥主体性通过实践进行转化与融合。而教条主义的问题在于生搬硬套原理、原则来解决问题,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标签化。以教条主义的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会扼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可能性,使之成为一种完成了的“死的”学问,如此一来,则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不用说什么“原创性”了。恩格斯在给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理论硬灌输”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教科书式的公式加以灌输,是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而“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理论贡献的一以贯之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在不断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从实践层面看,由于教条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它将书本上的抽象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抽象的理论去裁剪具体现实,使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践,结果必然导致失败。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中,教条主义曾经带来了极大危害,甚至差点葬送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王明教条主义完全照抄照搬苏联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根本不重视具体实际,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文革”后期,“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后,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涌入中国,一些人将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奉为新的洋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度被边缘化,逐渐没有了话语权,结果一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受到挫折。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四个自信的提出,一些人曲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片面等同于复兴国学与传统礼仪,排斥外来文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无疑也是一种复古的教条主义。这些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变种,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教条主义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敌人,它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教条主义在逻辑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教条主义历来都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正如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里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就将沦为没有任何原创性的抄袭和模仿。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称为“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绝不是、也不可能是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意义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与基本经验,是为了探索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便更好地推进当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事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与未来前景,它也必然会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原创性的理论,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逐步形成。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同时,它将促进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需要不断完善。这体现在以下层面:一是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虽然已经有所改进,但是并未真正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在学术性与政治性关系上依然存在着较大争议和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有机融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校正与协调。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构建,对毛泽东哲学、邓小平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拓展,不仅要进行微观个案研究,还应进行整体综合研究,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将发展到新的阶段。这一当代中国的实践智慧,将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三大体系的逐步形成。在当代中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尚在形成之中。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开始以来,它就一直面临着正确处理古今中西的问题,至今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近代科学源于西方,今天,一些学者仍然热衷于以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来剪裁中国的实践和理论,甚至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一切以西方的学术标准为评价标准。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哲学领域,在某些学者眼里,不用说否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就是中国有没有哲学都是一个问题。因此,构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三大体系,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课题与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的完成将极大地增强中国人民的理论自信。
第二,促进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发展,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在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出了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它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它通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未来方向是共产主义。这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开拓出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具有原创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南与精神动力。
第三,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为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文明成果,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的有机统一的标志性成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产生世界性影响,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来看,现代文明是在资本主义逻辑主导下展开的,当代全球化与现代化不过是西方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今天,占世界主导地位的西方现代性文明,已经日益显露出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俄乌冲突的爆发与如今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文明内部矛盾和危机的激化。与西方国家不断拱火延续战争不同,中国始终坚持维和促谈,主张政治解决危机,最大限度维护和平,减少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的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性的精神价值与文明特质。不断坚持自主创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走出西方现代性的困境,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同时,它也将不断为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经验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