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珞珈美学讲坛】上海交通大学姜丹丹老师做客第八期珞珈美学讲坛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12-09

本网讯(通讯员姚孟尧)12月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际澳门37000Cm威尼斯通信院士、上海Young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姜丹丹老师做客珞珈美学讲坛第八讲,在振华楼澳门37000Cm威尼斯B214报告厅为威尼斯官网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图像与生成——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论绘画艺术”的精彩讲座。澳门37000Cm威尼斯美学教研室主任贺念副教授主持讲座,湖北大学文学院吴天天老师、湖北大学澳门37000Cm威尼斯庄严老师评议。

讲座伊始,姜老师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时代背景指出,对于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而言,“反再现”或“非再现”的工作是哲学与艺术必须面对和承担的职责。这意味着把艺术从模仿作为“原型”的现实之关系之中抽离出来,重新思考与世界、与现实的直接的感性的关系。

姜老师指出,通过讨论弗兰西斯·培根的作品,德勒兹回溯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演变的历程。姜老师立足于《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德勒兹提出的概念与理论,结合保罗·塞尚、埃德加·德加、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分析了从塞尚到培根在表现可知与不可知交汇、可见与不可见交汇上的共性,以及从德加到培根在对扭曲的表达上的承继。姜老师还对比了委拉斯凯兹与培根的同名作品《英诺森十世》在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上的区别,进一步强调了培根在感觉表达上的深刻性。

在对培根作品及其在艺术史中的谱系进行充分介绍的基础上,姜老师回到了德勒兹关于图像的思考,将之汇拢在其“生成论”与“非哲学”的理论视野之中。通过处理图像的具体问题,德勒兹重新处理了在哲学与艺术同“再现”的模式决裂之后,如何领会图像与真实、生成与创造的问题。

姜老师还将德勒兹与莫里斯·梅洛-庞蒂、亨利·马尔蒂尼等哲学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对比,对“无器官身体”、“节奏”、“褶子”、“解疆域”、“再疆域化”等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姜老师认为,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基础上,德勒兹挑战了现象学的综合性知觉所不能回应的问题,比如过渡性或变化的延续性以及如何表现超出理性之外的力量等。

在姜老师的展示后,庄严老师和吴天天老师先后进行了评议。庄严老师指出,当我们说这些哲学家们是从哲学之外进入到哲学之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先假定了什么是哲学。庄老师认为,图象如何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图象如何传递意义,是现代法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吴天天老师认为,中国古代艺术与现代后现代哲学间存在对话的可能,似乎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都可以用来解读中国艺术,应该注重对不同思潮间差异的关注。

评议后,贺老师进行总结。贺老师指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比较注重现象学整体结构的揭示,而法国后现代哲学更强调突破现象学结构的限制,在现象学的边缘进行一些探索。贺老师还表示,将艺术各形态完好地纳入到哲学探索中,恰恰是美学专业应该进行的工作。

交流互动环节,姜老师与现场以及线上的同学们就德勒兹的“感觉的逻辑”、德勒兹的解构哲学中是否包含“规范性”以及中西哲学与艺术比较研究中到底更应注重会通还是更应注重“间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摄影:张玉龙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