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陈声柏教授来威尼斯官网做“宗教信仰与边陲汉人社会:以甘南藏区临潭为例”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11-30
本网讯(通讯员陈凡昕)11月24日下午,澳门37000Cm威尼斯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澳门37000Cm威尼斯主办的“宗教信仰与边陲汉人社会:以甘南藏区临潭为例”讲座在澳门37000Cm威尼斯B301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主讲,澳门37000Cm威尼斯储昭华教授主持,澳门37000Cm威尼斯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评议。
陈教授的讲座以位处汉藏交界的甘南临潭县为例,呈现边缘社会案例背后宗教学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张力,进而针对临潭县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开放性问题。
(陈声柏教授讲演)
讲座伊始,陈教授介绍了临潭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与宗教构成,并重点分析了当地汉人社会的来源与形成。临潭古称洮州,位于甘肃与西藏的边陲交界处,被称为“汉藏走廊”,在明清时期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当地社会主要由三大族群构成,即藏族土著民族、元明时期流入的回族及明代以戍边名义从江淮地区迁入临潭的汉族,宗教信仰包括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民间的十八龙神信仰等。
接着,陈教授援引涂尔干对宗教的定义,考察了临潭地区的十八龙神信仰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塑造。临潭十八龙神是明初“神道设教”和国家在精神上控制地方民众的产物,同时也成为民间行使地方自治权力的必要资源,以及身处藏区或身处边陲的汉人进行自我建构和塑造社会认同的组织形式。随着社会变迁,十八龙神信仰不仅达成了汉人内部的社会认同,更是深刻地促进了临潭这一边陲社会的跨族群和谐关系和文化认同。
紧接着,陈教授阐明基督教的传播如何致使临潭汉人社会的分化。自基督教于十九世纪末进入临潭以来,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当地的汉人社会,信仰基督教的汉人逐渐被其他汉人视为信奉“洋人教”的异见者,由此导致了汉人社会中持十八龙神信仰者与持基督教信仰者之间的隔阂。
最后,陈教授根据临潭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状况,提出了一系列开放性追问,即为何当地十八龙神信仰曾经促进跨族群认同,而基督教的传入则导致临潭汉人族群分化,以及当下的十八龙神能否继续发挥族群融合的功能等议题。
在讲座的提问环节,现场的老师与同学分别就宗教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原教旨主义与移民社会的宽容等问题请教陈教授,陈教授均予以细致回应。
(吴根友教授评议)
(储昭华教授提问)
(文碧芳教授提问)
讲座结束之际,储昭华教授向陈声柏教授表达感谢。吴根友教授高度评价了陈声柏教授对宗教与民族问题所进行的微观社会学考察,肯定从实证经验出发的归纳式研究是对于概念与理论的必要补充,并就陈声柏教授的演讲进行了充分且详尽的评议。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摄影:周衿瑶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